智能手环测睡眠准确吗?附监测原理丨科普

原文标题:智能手环监测睡眠靠谱吗?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038 篇文章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仅35%国人睡够8小时。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占了睡眠时间。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自己有睡眠问题,包括多梦、浅眠等。不少人选择使用智能手环、手表等便携式设备及各类睡眠App,监测睡眠状态。

智能手环测睡眠准确吗?附监测原理丨科普

戴上智能手环睡觉,第二天醒来,数据就会告诉你这一晚“深睡眠的时间”、“浅睡眠的时间”,常常因深睡眠时间短而焦虑不安……这些监测数据真的靠谱吗?

标准的睡眠监测设备为“多导睡眠监测”,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记录整夜睡眠状态的多种信号,包括脑电、眼电、口鼻呼吸气流、鼾声、下颌肌电、心电、胸腹呼吸、上下肢肌电等,经仪器进行自动分析,再由人工逐项核实,以便对睡眠的结构与进程,结合临床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睡眠障碍的诊断、分类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为选择治疗方法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是目前最权威的睡眠监测手段,睡眠障碍诊断的“金标准”。

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环的原理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睡眠时肢体活动少,清醒时活动增多,通过传感器监测体位、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几个简单的指标,来推断使用者的睡眠状况,因此记录总的睡眠时间的数据是靠谱的。

但对于“深睡眠”、“浅睡眠”等指标,由于智能手环目前还不具备监测脑电和眼动等功能,只依据体动或心率计算的睡眠监测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其结果和标准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当然有差距。特别对于睡眠的分期,智能手环对“深睡眠”、“浅睡眠”的判断并不准确。

智能手环测睡眠准确吗?附监测原理丨科普

所以,如果你正在使用或者准备使用智能手环监测睡眠,重点关注的应该是总的睡眠时间。对于手环监测数据中展示的所谓“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睡眠评分”等睡眠分期的结果,不必太在意。如果手环数据加重了你对睡眠的焦虑,那么就先把手环的睡眠监测功能关闭,想一想:是因为先睡得不好才开始监测?还是开始监测之后才“发现”睡得不好?

那一天到底睡多久合适呢?有没有标准?

最新研究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所需睡眠时间给出建议,新生儿每天应睡时间14至17小时不等,成年人每天保持7至9小时,而65岁以上老年人能达到7至8小时就可以了。但是睡眠时间还是因人而异的,判断睡眠的质量,还应结合个人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体力等综合情况。

(3)
科普中国科普中国

推荐阅读

  • 上海人长寿的原因,离不开这4个

    上海人为什么长寿?我觉得以下四点是主要原因: 上海作为中国一线大都市,2021年市民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3.67岁,是中国第一长寿城市,其中男性81.24岁,女性86.20岁,目…

    2022年12月26日
  • 关于身体补水的事,几点建议可参考

    我们人体大约60~75%左右的都是由水组成。水同时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体内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依赖于水的功能,并且在人的身体中起着许多作用,包括: ·营养运输:水可以使血液循环,从而…

    2022年8月27日
  • 4受有内涵比较污的诗句,盘点那些被玩坏的古诗词!

    污其实是一种娱乐至上的互联网精神,人有点趣味生活才有趣,恶趣味也是趣味嘛,不必太较真。 可以肯定的是,杜牧的原诗都是意境很美的,网友通过曲解原诗,达到污力十足的效果。 一、停车坐爱…

    2022年9月2日
  • 控糖会让我们的皮肤变好吗?戒糖抗衰老有依据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近日,“女子戒糖戒奶茶1年后变白变年轻”的新闻登上热搜,再次引发人们对戒糖的讨论。 对比照片显示,戒糖前该女子脸部出油、有痘、较为粗糙,戒糖…

    2022年11月17日
  • 话到嘴边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典型的舌尖现象

    和朋友聊得正嗨,你灵光乍现想起一句很有趣的话,可话到嘴边又突然忘记自己要说什么......你有重要的事情要跟领导申请,前一秒才重复过的腹稿,一见到领导就大脑一片空白了...... …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