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在铁西文化馆原馆长张英杰大姐的支持下,开办了当时沈阳规模较大的非营利性婚恋机构——铁西青年联谊会。每年的4-10月份,只要持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参加活动。11月至次年3月,需要每个人交五元钱的热水费。因为东北供暖季节气温低,每次活动之前要购买两箱“82年的冰露”,烧开了给大家饮用。另外我们还提供一次性水杯,所以费用需要大家分担。当然,如果你自带保温杯和热水的话,那还是免费参加。
当时来参加活动的男士中有三个人我印象很深:78年的小郭(化名)、78年的小陈(化名)、80年的小墨(化名)。他们仨也是在某相亲会认识的,得知彼此间都是大龄未婚男人之后,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相亲会总是分头坐公交来,一起坐地铁走。
活动的时候,主持人在上面讲,他们仨在底下唠。很少关注来参加活动的异性,也从来不参加互动游戏。感觉他们来相亲会就是为了把近期的私生活互相做个汇报,或者说见面就是为了确认大家还都没对象后互相安慰一下。不得不说,这种单身损友之间的慰藉挺耽误事的,会让自己误认为还有很多同龄人都单着,所以不用着急。他们的理论是这样的:大龄单身的人肯定很多,因为抬头一看自己身边就有仨,那全沈阳还不得有个一百多万?婚就在这种互相鼓励和支持下一直结不上。
小郭是个私企的财务,据说年轻时跟一个家境很好的女孩子谈过恋爱,后来被对方父母以小郭其貌不扬加没有特长等理由硬生生地给搅黄了。从此他就以那个女孩子为标准,只能高不能低。但是自身的条件又真的很一般,抛开自然条件不说,连个独立的住房都没有,一直和父母同住。但是人家就是有追求,而且标准不能降低。
小陈在信息登记表上填写的职务是总经理助理。既然是企业高管,那要求肯定不低,什么肤白貌美大长腿、知书达理、孝敬父母……最好是本地独生女,外加不能属鸡、不能属虎。有一次活动前我跟他闲聊,问他年薪大概是多少?他犹豫一下告诉我:每月三千五。我赶紧用手扶了一下下巴。后来我按照他提供的信息去侧面了解了一下,他所谓的那家私企是一个销售五金电料的店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老板送货收款之类的。既然老板是总经理,他是总经理助理也没毛病。
小墨的条件比前面的两个人好一些,211院校毕业,在某机关做雇员。注意不是公务员,是聘任制的雇员。但是他介绍自己的时候,总会说自己在某某机关工作,不会进一步解释,让好多女孩子最初总以为他是公务员。据说他会毛笔书法,也能下下围棋。凭着这两点,他就变成了小陈和小郭口中才华横溢、不可多得的男人。小墨也觉得自己不是一般人,肯定是某某星下凡,不然怎么自己又会写字又会下棋呢?所以他尽管长得很一般,但要求绝对不一般。
这老哥仨互相搀扶着前行,从30多岁一直走到了40多岁。后来随着会员不断增多,为了剔除长期混场没效果的人员,也为了避免参加活动的人员年龄跨度太大,组办方把参会人员年龄设置在了35周岁以下,这老哥仨就没再出现过。
2021年的时候,从其他人口中得知,小墨结婚了,而另外两个还单着。小墨找了一个二婚没孩子的女士,经济条件很好,但就是长相属实很“一般”。小墨也从供职的机关单位离开了,我觉得这也正常,凭我对他性格的了解,他一定受不了同事们对他挑来挑去结果找个二婚的议论。那还单着的老哥俩,我也希望他们能尽管找到另一半,毕竟年轻的时候怎么都好说,年纪大的时候,身边还是要有个固定的伴才靠谱。